年轻一代,越来越重男轻女了丨大家
本文原标题:
男人比女人多了3500万,还以为每个男人都会被分配一个妻子?
这几天,关于日本、韩国、中国等的人口婚育方面的调查报道,都引起了很大关注。简单来说,就是这几个国家的结婚率、生育率都越来越低,已经低于人口警戒线了;而中国的情况有所不同,不只是单纯的生育率很低,而且男女大比例失衡。没有女孩,靠男人来生孩子吗?
不过,看到这些数据,经常会有一种迷思:中国的男多女少,那就物以稀为贵啰!是不是女性就有了议价权,女性地位就会提高呢?
答案是否定的。
一、越来越重男轻女的年轻一代
腾讯新闻上的一篇文章《谷雨数据丨00后男比女多1300万 比90后还容易打光棍》,就详细地分析了这个问题。
根据国家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年鉴(10年普查一次,下一次在2020年)数据显示,性别比整体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,男多女少越来越严重:“80后”整体的平均性别比为101.13;“90后”增至110.76,“00后”达到了118.91。作为“00后”的尾巴,2009年出生的人口性别比更是达到了121.06。
数据表格来自《谷雨数据-腾讯新闻》
也就是说,年轻一代,越来越“重男轻女”了。这常常让我想起鲁迅的话。他曾经相信过进化论,但是,人的思想很复杂,“你看,现在不是还有猴子吗?嗯,还有虫豸。我懂得青年也会变猴子,变虫豸,这是后来的事情”。
你以为年轻人就没有那么多腐朽霉烂的思想了吗?不然。反而变本加厉了。
根据官方数据,截止到2018年,中国的单身人口近2亿人。适婚年龄的男性总人口比女性多了约3500万。性别失衡的核心问题,不是“男性为什么没有足够的女人可以用来结婚”的问题,而是“女性为什么还没有出生就凭空消失了”。但是,据我所看到的各种媒体,大多只注重第一个问题,而很少关注第二个问题。
不过,今天我们不再谈“为什么男多女少”的问题了。我们已分析过多次,这就是重男轻女的恶果的直接表现而已。因为二十年前大家都进行性别选择,把女胎都堕掉了;女人都死掉了,你们还只关心男人娶不到老婆。
出生性别比严重失控之后,男性,特别是底层男性,日子非常不好过。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李树茁表示,“1980年代后出生的男性中,将有10%至15%的人找不到或不能如期找到配偶。考虑到边远地区是‘婚姻挤压’的最后一级,农村失婚青年的比例要高得多。”那么,农村女人“一家有女百家求”,日子就好过了吗?
经常有人会有一个判断:在农村婚姻“市场”上,由于男多女少,女方选择权很大,已取得绝对优势,已经是完全的女尊男卑。
看似有道理。然而我看到的是,在这种把女人视为资源的情况下,女性的减少,只会让女性的商业属性更严重。商品价格的提高,商品并没有获益,是交易方在获益。现在猪肉价格这么高了,猪本身有收益吗?会因此不被吃吗?
二、早婚
首先,结婚年龄越来越早、从还在念中学起就被媒婆追着赶着的农村女孩,她们真的是自愿结的婚吗?
最近,中青报曾在2016年的一篇报道《农村“被迫失婚”的大龄剩男密集出现,早婚回潮》又被重新转发成为热门,这篇报道是中国青年报派出多路记者分赴多个省区贫困农村,历时半年做的全景调查。我们可以结合里面的一些故事来看看,为什么会有这种“被迫失婚”的现象,“被迫失婚”,是被谁强迫的,又是“失去”了什么?
如今,由于农村女孩太少,“相亲订亲的时间大大提前,村里十七八岁的男孩们就已加入相亲大军了”。而男性如果在24、25岁之前没有找到对象,就很难找到了。
为了完成任务,春节前后,许多陆续回村的青年们,会在一个月内把婚姻的所有程序——见面、定亲、认亲和结婚全部走完。
这里就有几个问题:
一,男性十八七岁开始相亲,二十三四岁之前能结婚的都结婚了,与他们结婚的女性往往比他们还小,女孩很小就被媒人们把门槛都踏破。她们是自己选择的婚姻还是父母的指令?有多少是她们自愿的成份?
二,中学毕业或没毕业就结婚,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,大概率是要到城市里打工的,早早就生下孩子扔给父母,孩子就变成了新一代的留守儿童。而他们,也很有可能离婚的。
三,那么多对农村夫妇,一个月内从认识到结婚,通通都是闪婚的,他们都有感情吗?那么,以后的婚姻不幸,也是大概率的。
三、巨婴与彩礼
此外,该文还写道,“能安排相亲的女孩实在太少,大多数时候,男孩们只能在网吧里无聊地度过。”从他们的父母,亲戚,媒婆,到村干部,地方领导,媒体记者等等,都铆足了劲,想要帮这些从14到40岁的男性找对象,但在其中,最起不到作用的就是待娶妻的男青年。他们只能被动地等待着父母存足够的钱,等姐妹出嫁换来的彩礼,等父母花钱请媒婆来给他们安排相亲。
我觉得,这些让爸妈跑断腿,却对自己的婚姻和感情无所谓,在网吧无所事事、等着爹妈安排相亲的男人,一辈子都是婴儿。这些巨婴还没长大,不具备任何取悦女性、负担家庭责任的能力,本来就不该结婚吧。
与之相关,女性在农村婚姻市场里看似很吃香,其实是抬高了彩礼。“卖价高”,并不意味着女性受到尊重,她的人生选择范围还是被严格限定的。相反,为了不亏本,夫家更要物尽其用,更要求生儿子,传香火,也更不敢让她逃走。更惨的是,在彩礼盛行的地区,如果一个女生不收彩礼,夫家和周围的人都看不起你,因为你太便宜了,不值钱,是个倒贴货,女方和女方的父母走出门也颜面无光。
四、残障女性和拐卖女性
农村女性稀缺加上高彩礼,又促生了婚姻市场里的两个现象:1.残障女性和离婚女性受到欢迎;2.拐卖女性。
现在,连过去被嫌弃的农村离婚妇女,也很抢手了。甚至,离婚女性带着“拖油瓶”也没关系。因为彩礼要得少,越是离婚的,找过来说媒的越多。同时,身体残疾、智力缺陷的女性也都有媒婆踏破门槛,只要是女的,都有人想娶。
对此,很多人只会谈:这么差的“二手化”“残次品”现在都有人要了。但这本身就是把男人摆在一个消费者的角度,从挑选女性商品的角度来品评。
最后,报道中还提到了几个违法的问题:
有的是娶了智障女性,平时把她关起来,只有吃饭才能放出来。而她的丈夫长年在外打工,不回家。
有的是买了拐卖的女性,被拐者一周后逃跑。
有的是丈夫出意外死了,妻子拿到赔偿,夫家的人强迫她改嫁给另一兄弟,以谋娶她的钱财和人。美名其曰“转房”。
实际上,这些问题,都普遍存在于贫困地区,近些年来可能随着政府的治理,相对有所好转。以上的男方家庭均有严重的违法犯罪的嫌疑,分别涉及非法拘禁、拐卖妇女或强奸等问题;但是,该报道中流露出来的态度却是:这些好男儿,为什么没能找到老婆呢?为什么找的女人不够好、不够听话呢?
事实上,这也是中国很多人的一种观念。他们所说的“女性哪怕智障也有人要”的背后,其实就是一种“再残次的奴隶也能找到主人”,因为“它”仍然具备性、生育等功能。
五、资源化的女人
现在农村男性娶媳妇这么艰难了,他们会不愿再生男孩吗?不然。毕竟不能断了香火,男孩是一定要生的,这是命根子。但是呢,第二或第三个,最好生女孩,因为可以用来给兄弟换彩礼。农村不是有句话吗,最好命的就是“头胎女二胎男”。因为姐姐可以从小做家务,照顾弟弟,长大了之后可以出去打工挣钱,出嫁时还可以用来换彩礼,换来彩礼给弟弟娶媳妇。
父母和弟弟的人生太完美了。
我甚至想,如果不是有这种可以极端鸡贼的思路存在,农村的男性会更多、女性会更少。
我们再看看各大媒体在关注“农村”婚育的话题里,只有男性的声音;即使是女性,也仅限于男人的母亲以及男人的媒婆,都是站在男性的立场上的代言人,都在感慨男人如何如何娶女人。他们的眼里结婚是男人的事,女人仅仅是男人的消费品。
其实这种观念可以再追根溯源。
我们知道,在传统社会里,女性是没有财产的,她本身就是一种财产;出嫁时是父亲一族用来交换政治和经济资源的砝码;出嫁后是丈夫的私有财产。
结果,就会变成,达官贵人拥有多位妻妾,甚至还会有不娶进门的外室,或者歌舞姬,只不过购买她们的价码不同,待遇也不同。
古代溺杀女婴的记载在乡志、县志里数不胜数,明朝有些年份,男女比例高达二比一。而富人又占有大量的姬、妾、婢女,在广大的乡村底层,一辈子结不了的男性,是非常多、非常正常的。刘邦结婚的时候也快40岁了(古人平均存活年龄才三十多岁),他还是一个亭长呢!
实际上,男多女少,在女性地位极为低下的时代里,是常态。因为很多人并不想养大一个地位低下的性别,有那工夫为什么不养大一个高贵的性别呢。但是,当他们重男轻女,并把女性当作财产、当作资源的时候,以此为代价的是,他们不得不接受事实:
只有一部分中上层以上的男性,才配拥有这种财产,才配拥有资源。没有能力的,就一辈子单身。这是一个不言自明的事实。
不过,到了现代社会里,关于一夫一妻制,出现了一种认知上的偏知:把一个男人只能娶一个妻子(同样,只能嫁一个丈夫),理解成一个男人必须拥有一个妻子。
重男轻女还是没改,还是认为女人是财产、是资源。以前的社会他们自知得不到;但现在,他们认为“一夫一妻”了,政府你怎么还没有把属于我的财产、属于我的资源——一个活生生的女人,分配给我呢?你是青天大老爷,你可得替我作主啊!
可笑的是,不仅是底层焦虑的男青年和他的家属们这么思考问题,连媒体、学者们,也在用同样的方式思考问题:现在财产和资源(女人)不够了,生产不足了,我要从哪里找到这些财产和资源(女人)分配下去呢?分配给这些不够钱买资源的男人呢?我们应该让每个男人都拥有这些财产和资源(女人)啊!
他们从来没有想过,他们眼中的“财产和资源”,也是人,是有感情的,有选择能力的,是有拒绝能力的。她们也能受教育、工作、挣钱,她们也是合法公民,也要纳税,买东西也要花钱的。——如果女人仅仅是商品,她还需要照章纳税吗?
而且,就算女人跟男人的数量一样,她们也有拒绝成为妻子、尤其是成为指定的社会阶层的人的妻子的权利;一定有很多很多男性,是一辈子都不会拥有妻子的。当然,女人也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结婚。
再回到“被迫失婚”这个词。其实就是单方面宣布你“被社会强迫”“失去了”一个你从来没有拥有过、也不应该拥有的东西,这个谬误,相当于说,“我父母没有让我上数学补习班,我被迫失去了诺贝尔数学奖”。
更不必说,在社会这种把男性当作主体性别,女人只是一件可供役使的商品的情况下;底层是不可能愿意生女孩的,性别差距一定会越拉越大的。那时,全国上下只有男孩,没有女孩,还谈什么结婚?
大家一周阅读排行榜
3.许知远 | 一个局外人眼中的“中国危机”
5.维舟 | 田忌赛马的故事,能证明中国人自古不守规则?
点击文末在看,帮喜欢的文章冲榜
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平台观点。